提到火眼金睛,大家是不是想起了拔一撮猴毛变一堆猴子,上能入天,下能入海的孙悟空?今天就借孙悟空的一双慧眼,带大家走进接生婆的时代。
一个新生命的出现确实会给本已幸福美满的家庭锦上添花。人虽如此,鼠也亦然。
今天,斯贝福带大家走进小鼠生育课堂,以不同的视角感受孕鼠临产时的征兆。

哺乳动物在临产期是胎仔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。研究显示,小鼠18日龄的胎鼠体长为19.2-22.5mm,19日龄体长为23-27mm;而大鼠19日龄的胎鼠外部生殖器才开始分化。根据胚胎发育原理,大鼠在接近出生前的24小时内生长发育最旺盛。
触诊法
选择腹部饱满、外阴口潮红的孕鼠,从后腹侧用拇指和食指触摸胎仔,当胎仔的头部已经进入骨盆,为临产期。触及乳房,有膨满感。耻骨明显增宽。
观察法
通过观察日摄食量、活动量和外观现象判断临产期。妊娠动物新陈代谢旺盛,日摄食量和体重增长显著,活动减少,如突然食欲下降或拒食,呈现不安或拉毛做窝行为;且腹部异常膨大,腹肌松弛,抓取动物时腹部下坠,说明妊娠动物已到临产期。有的孕鼠在临产期会产生少量分泌物,乳头突出,乳房膨胀,乳头周围偶见少毛。
推算法
根据孕鼠的怀孕周期,以交配日期推算临产期,以见栓情况和雌性小鼠阴道精子存在情况推测确定交配日期。此法适用于有明显交配标记和交配行为的动物。说明:大小鼠的怀孕周期略有不同。
综合判断
综合运用以上三种方法,将其有机结合,对孕鼠的临产时间进行判断。
根据文献显示4种方法判断临产期的准确率分别为推算法20%,触诊法76%,观察法70%,综合法84%。
备注:上述数据的得出是以分娩时间与判断时间相差在1小时内为标准。
温度也是影响准确率的重要因素,温度过低时会造成判断上的失误,导致分娩时间延长。
以上方法仅供参考,要想准确的判断出鼠的分娩时间,需以稳定的环境条件为基础,以方法为导向,找到实验动物产前的规律性体征。